东方浩克百科

运动解剖、肌肉解剖、营养学、生理学知识百科

您想了解什么?

如果您有任何关于运动健身方面的疑惑,请在下方输入框中输入您的问题

胸骨(Sternum)骨骼解剖_功能详解

胸骨(Sternum)

骨头

细部结构

神经

肌肉

血管

韧带

关节

特殊

Sternum(胸骨)

 

 

 

 

 

manuburium(胸骨柄):前凸后凹,为形成胸部与颈部部分的骨架区域

 

 

 

Posterior sternoclavicular ligament(后胸锁韧带)start
Anterior sternoclavicular ligament(
前胸锁韧带)start

 

jugular notch(颈静脉切迹)/supraclavicular notch(胸骨上切迹):是neck(颈部)的下界

 

 

 

 

sternoclavicular joint(胸索骨关节)

 

Sternum angle(胸骨角)manuburium(胸骨柄)body(胸骨体)相接之角度)=Angle of Louis

 

 

 

 

 

 

body(胸骨体):由4块胸小骨融合而成,融合处形成横脊;上面横脊间的距离长,下面横脊间的距离短

 

 

 

 

 

 

transverse ridges(横脊):为sternebrae(胸小骨)融合后的愈线

 

 

 

 

 

 

xiphoid process(剑突):胸骨最小的部分,形状不一,甚至可能有分叉或孔洞,由软骨硬骨化形成

 

 

 

 

 

 

在胚胎时期由多个胸骨带(Sternal Bar)愈合而成,当有一侧的胸骨带未愈合则未出现Semisternum,胸骨除剑突外皆于出生前骨化完全,剑突则于儿童时 期才出现骨化中心。

分块

注解

重要特征

胸骨柄

(manubrium)

前凸后凹,为形成胸部与颈部部分的骨架区域

颈静脉切迹 (jugular notch) 或胸骨上切迹(sternoclavicular joint)

• 是颈部的下界

• 可用手明显摸到

• 水平切面大约在T2的位置 

胸锁骨关节 (sternoclavicular joint)

• 位于颈静脉切迹左右两侧 

• 在胸骨与第一肋骨的关节面上方

与第一肋骨的关节面

• 胸锁骨关节下方

• 接第一肋骨

与第二肋骨的半关节面

• 外侧面的最下方,接第二肋骨的肋软骨上半关节形成胸骨角(Sternum angle)

胸骨角(sternum angle)

胸骨柄和体接合处并非平整,而是有向外突的角度,称为胸骨角

胸骨体 (body)

扁平骨,由4块胸小骨融合而成,融合处形成横脊(三条),上面横脊间的距离长,下面横脊间的距离短

与第二软骨的半关节面

• 外侧缘最上面

• 形成胸骨角,因为R1摸不到,胸骨角可用以计算肋骨次序,位置上刚好在T4~T5椎间盘的水平切面上(CPR位置)

横脊(transverse ridges)

• 为胸小骨(sternebrae)融合后的愈线

与第三~六对肋骨的全关节面

• 接第三~六对肋骨

• 因为胸骨角水平切面,大约是在心包膜的上界,所以这一带大约在心脏的位置

与第七对肋骨的半关节面

• 接第七对肋骨的的上关节面

剑突 (xiphoid process)

胸骨最小的部分,形状不一,甚至可能有分叉或孔洞,由软骨硬骨化形成

与第七对肋骨的半关节面

• 接第七对肋骨的的下关节面

• 水平切面大约在T9的附近

※整理:
(1) 肋与胸骨间的关节,R2~R7皆为滑液关节(可滑动),但R1的关节为纤维软骨所形成,而不能滑动
(2) 肋与脊椎的肋关节面为「全关节面」者:R1、R11、R12
(3) 肋与胸骨间的关节面为「半关节面」者:R2、R7
胸骨与脊椎、心血管相对位置
• 胸骨柄(manubrium)顶端─Jugular notch的高度约是T2的位置
• 胸骨角(angle)高度约是心脏顶端
• 剑突(xiphoid process)高度约是T9的位置
•主动脉穿过横膈膜的高度约在T12

参见:所有骨头列表(lists of all bones)

发表评论

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