肌小节(Sarcomere)
肌小节(Sarcomere)
肌原纤维构造上重复的最小单位,称为肌小节,也是肌肉的功能单位。肌小节之间以Z线分隔,Z线亦为可见的横纹特征之一。
(1)细肌丝附著在Z线上,然后延伸到肌小节中央部分,肌小节中央为含有粗肌丝的部分。
(2)在静止休息状态时,粗肌丝和细肌丝仅有部分重叠,其中在肌小节边缘只含有细肌丝的部位,称为I带。而粗肌丝所在的宽带,称为A带。
(3)在A带中,不与细肌丝重叠覆盖,仅含粗肌丝的区域,称为H区。
(4)粗肌丝与细肌丝的排列方式,是肌小节乃至于整个肌肉收缩机制的关键所在。
参见:http://210.60.246.140
1. 粗肌丝:thick filament→由myosin肌凝蛋白所组成,直径15nm,长度1.5μm
(a) 肌凝蛋白的组成:
→由六个subunits组成:2个重链,4个轻链
→两条重链形成coiled coil,形成tail domain
→重链的N端形成一个head group,为球形domain,附著4个轻链,调控myosin;亦可进行ATP水解,产生能量
→若由trypsin与papain两个酶做切割,可以得到head group
(b) 肌凝蛋白的功能:
→进行ATP的水解,为肌肉收缩的动力
→与细肌丝的actin结合

资料来源:sigmaaldrich
bipolar thick filament→位于skeletal muscle(骨骼肌)
side-polar thick filament→位于smooth muscle(平滑肌)
2. 细肌丝:thin filament→由actin,tropomyosin,troponin组成,直径7-8nm(5-7或6-8 nm),长度1μm
(a) Actin的结构与功能:肌动蛋白
→以globular actin存在,两条长链的G actin缠绕在一起后,聚合成链状的F actin(filament)
→每个G actin可以bind上一个myosin的head group
(b) 旋转肌球素(Tropomyosin)的结构与功能:
→细丝状,位于肌动蛋白链间的凹槽
→可以block住actin与myosin的binding site
→呈两条螺旋缠绕的长链(polypeptide)
(c) Troponin的结构与功能:分成TnI TnC TnT
→TnT:为长形分子,和tropomyosin 结合,作为Tn连接到actin主体的构造
→TnI:可以与actin结合,抑制actin与myosin结合,抑制收缩的进行
→TnC:与钙离子结合,促进细肌丝构形的改变,使actin与myosin的binding site暴露,使肌肉收缩得以进行

资料来源:东肯塔基大学
3. 肌管系统(sacoplasmic reticulum):,为一群围绕在肌原纤维周为的囊管状膜性结构,可分成下面两种系统
(a) 横纹系统:走向与肌小节垂直,能快速传递动做电位
(b) 纵管系统:肌浆网,走向与肌小节平行,储存大量的钙离子
二‧肌小节的构造
1. 分成thick filament,thin filament,A band,I band,Z disk等
2. A band:为肌小节中颜色较深的部分,包括粗肌丝和两者重叠处
3. I band:为肌小节中颜色较浅处,细肌丝未与粗肌丝重叠的地方
4. Z disk:分隔肌小节的构造
5. titin:为目前已知最长的蛋白质,可联结myosin到Z disk上,稳定其结构
6. M line:粗肌丝中间互相连接的构造
资料来源:almighty914

资料来源:medicalnanotec
Titin fibers:横跨肌小节,连接Z line 与 M line。具有弹性,可以在肌小节舒张后帮助肌小节回到原本的长度

资料来源:winona大学
1. 将暗带横切,可以看到如左图的肌肉蛋白丝排列
2. 每条粗丝由六条细丝所包围;每条细丝由三条粗丝所包围。彼此间形成六角形的形状
3. 整体而言,粗丝与细丝的比例为1:2
所有蛋白一览
(1)细肌丝附著在Z线上,然后延伸到肌小节中央部分,肌小节中央为含有粗肌丝的部分。
(2)在静止休息状态时,粗肌丝和细肌丝仅有部分重叠,其中在肌小节边缘只含有细肌丝的部位,称为I带。而粗肌丝所在的宽带,称为A带。
(3)在A带中,不与细肌丝重叠覆盖,仅含粗肌丝的区域,称为H区。
(4)粗肌丝与细肌丝的排列方式,是肌小节乃至于整个肌肉收缩机制的关键所在。
参见:http://210.60.246.140
1. 粗肌丝:thick filament→由myosin肌凝蛋白所组成,直径15nm,长度1.5μm
(a) 肌凝蛋白的组成:
→由六个subunits组成:2个重链,4个轻链
→两条重链形成coiled coil,形成tail domain
→重链的N端形成一个head group,为球形domain,附著4个轻链,调控myosin;亦可进行ATP水解,产生能量
→若由trypsin与papain两个酶做切割,可以得到head group
(b) 肌凝蛋白的功能:
→进行ATP的水解,为肌肉收缩的动力
→与细肌丝的actin结合
资料来源:sigmaaldrich
bipolar thick filament→位于skeletal muscle(骨骼肌)
side-polar thick filament→位于smooth muscle(平滑肌)
2. 细肌丝:thin filament→由actin,tropomyosin,troponin组成,直径7-8nm(5-7或6-8 nm),长度1μm
(a) Actin的结构与功能:肌动蛋白
→以globular actin存在,两条长链的G actin缠绕在一起后,聚合成链状的F actin(filament)
→每个G actin可以bind上一个myosin的head group
(b) 旋转肌球素(Tropomyosin)的结构与功能:
→细丝状,位于肌动蛋白链间的凹槽
→可以block住actin与myosin的binding site
→呈两条螺旋缠绕的长链(polypeptide)
(c) Troponin的结构与功能:分成TnI TnC TnT
→TnT:为长形分子,和tropomyosin 结合,作为Tn连接到actin主体的构造
→TnI:可以与actin结合,抑制actin与myosin结合,抑制收缩的进行
→TnC:与钙离子结合,促进细肌丝构形的改变,使actin与myosin的binding site暴露,使肌肉收缩得以进行
资料来源:东肯塔基大学
3. 肌管系统(sacoplasmic reticulum):,为一群围绕在肌原纤维周为的囊管状膜性结构,可分成下面两种系统
(a) 横纹系统:走向与肌小节垂直,能快速传递动做电位
(b) 纵管系统:肌浆网,走向与肌小节平行,储存大量的钙离子
二‧肌小节的构造
1. 分成thick filament,thin filament,A band,I band,Z disk等
2. A band:为肌小节中颜色较深的部分,包括粗肌丝和两者重叠处
3. I band:为肌小节中颜色较浅处,细肌丝未与粗肌丝重叠的地方
4. Z disk:分隔肌小节的构造
5. titin:为目前已知最长的蛋白质,可联结myosin到Z disk上,稳定其结构
6. M line:粗肌丝中间互相连接的构造
资料来源:almighty914
资料来源:medicalnanotec
Titin fibers:横跨肌小节,连接Z line 与 M line。具有弹性,可以在肌小节舒张后帮助肌小节回到原本的长度
资料来源:winona大学
1. 将暗带横切,可以看到如左图的肌肉蛋白丝排列
2. 每条粗丝由六条细丝所包围;每条细丝由三条粗丝所包围。彼此间形成六角形的形状
3. 整体而言,粗丝与细丝的比例为1:2
所有蛋白一览
α- actinin
|
Z line的主要成份
|
nebulin
|
一端附在Z- line,以螺旋状缠绕在actin filament上
|
tropomodulin
|
位actin filament靠近肌节中央的free end,蛋白质像盖子盖在actin filament
|
titin
|
像弹簧,呈螺旋状。一端附在Z line,可以夹住actin filament;末端夹住myosin filament
|
myomesin
|
在myosin filament中点处固定相邻myosin filament,为M- line主要的蛋白质
|
C-protein
|
作用同myomesin,位于myomesin两侧
|
desmin
|
将不同肌节相连并连到细胞膜上,作为肌肉细胞的IF,把不同myofibril的肌节做横向连结
|
dystrophin
|
将actin filament连到external lamina内的laminin
|